可能是因为被霹雳-15这种能在上百公里外精准猎杀目标的空空导弹打出了心理阴影股票高杠杆配资,印度空军一直在积极寻找破解之法。果然不出所料,他们再次向俄罗斯伸出了求助的手,希望能买到一根“救命稻草”。
据外媒“DefenceSecurityAsia”近日报道,印度计划从俄罗斯引进R37M远程空空导弹。这是继印度开始组装生产苏-57战斗机之后的又一重大军事采购举措。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这两条消息之间仅相隔三天,时间上的紧密联系透露出印度急切提升远程空战能力的决心。
印度急于引进R37M的直接原因,是在印巴5.7空战中,印度空军遭遇了PL-15E导弹的沉重打击,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射程更远、能够在距离上压制对手的超远程空空导弹,以弥补战术上的劣势。
放眼全球,除了中国以外,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能提供这种射程超远的空空导弹。但美国最新服役的AIM-174B导弹并不可能卖给印度,而且印度也没有装备能够发射这种导弹的美制战机。相比之下,俄罗斯的R37M早在2014年就已开始量产,并推出了针对出口市场的RVV-BD型号,印度现役的苏-30MKI战机也具备挂载这种导弹的潜力,因为俄罗斯已经成功为苏-30SM2战机整合了R37M导弹。
R37M源自苏联时期的R37导弹,是一种远程空空导弹。它全长约4.06米,直径约0.38米,翼展大约0.72米,重量达到510公斤,其中战斗部重60公斤,射程在300至400公里之间,成功跨入了超远程空空导弹的范畴。
展开剩余71%事实上,与PL-15E相比,R37M的最大优势在于射程更远。然而,由于俄罗斯的测试环境和标准比中美更宽松,其标称的300至400公里射程存在一定水分。相反,PL-15E的145公里射程数据则显得保守许多——在5.7空战中,歼-10CE战机发射的PL-15E成功击落了距离达180公里的敌机目标,实战表现远超理论指标。
R37M的另一个显著卖点是已经在俄乌冲突中多次投入实战,且战果斐然。2025年2月,俄军苏-30SM战机在130公里距离外发射R37M导弹,成功击落了一架乌军苏-27战机。2024年7月,俄军苏-35更是在213公里远的距离击落了一架乌军米格-29,刷新了已知空战击杀距离的纪录。
不过,R37M相较于PL-15E也有不少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末段速度偏慢。俄罗斯未掌握PL-15E那种先进的双脉冲发动机技术,R37M只能通过携带更多燃料来延长射程,导致导弹直径高达380毫米,远大于PL-15E的213毫米。采用传统火箭发动机的R37M在末段只能依靠惯性飞行,因此其实际末段速度远达不到官方标称的6马赫。这一点也从其采用的主动雷达与红外双模制导系统得到了侧面印证。
其次,机动性不足。由于体积和重量较大,再加上传统火箭发动机的限制,R37M的机动性能明显逊色于PL-15E。不过,R37M曾击落的目标都是装备相对落后的米格-29和苏-27早期型号,这些飞机的机载告警系统相对滞后,无法及时躲避导弹攻击,使得R37M的机动劣势未被充分暴露。
第三,制导系统较为落后。R37M仍采用传统的单向数据链,与PL-15E的双向数据链相比缺乏实时交互。俄罗斯没有开发出类似PL-15E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R37M只能使用Agat 9B-1388型主动雷达和红外双模导引头,这导致其制导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但因被击落的目标机型雷达反射截面积较大,这一缺点也未被充分显现。
最后,发射平台条件有限。印度的苏-30MKI战机在雷达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充分发挥R37M的射程优势。虽然印度计划引进的苏-57也能挂载R37M,但外挂会影响隐身性能。此外,苏-57的交付进度尚不明朗,是否能及时装备仍是未知数。
印度空军当前面临的挑战是整体体系实力被压制股票高杠杆配资,一款战机、一种导弹、一件装备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战局。无论印度是否购入R37M导弹,面对装备精良且战术先进的歼-10CE,印度战斗机依旧面临极大压力,生存空间依然十分有限。
发布于:天津市